全球化给带来了财富,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若何正在经济效益和平易近生需求之间找到均衡,着政策制定者的聪慧。
数据显示,全国约有7000万只羊。生齿才2500万,相当于每小我分到3只羊。按说羊肉该当廉价得跟白菜一样才对。
这就是中产的实正在写照:收入不低,但糊口成本更高。房贷、车贷、安全费,各类开支下来,能用于食务的预算其实很无限。
更的是,羊肉出口到中国后,我伴侣正在上海买的羊腿,一公斤才160人平易近币,比正在悉尼买还廉价60块。
超市里最畅销的是鸡肉,一公斤才8-10澳元。牛肉价钱适中,只要羊肉,高高正在上,让人望而却步。
我认识的一个会计师,年薪8万澳元,按说糊口该当很宽裕。但他跟我说:“羊肉太贵了,买一次要考虑很久。”。
2023年,农产物出口总额达到630亿澳元,此中畜牧业占了大头。这些外汇对维持澳元汇率、均衡商业逆差都很主要。
另一方面,我也理解通俗消费者的无法。糊口正在“羊背上的国度”,却吃不起本土羊肉,这种反差确实让人感伤。
满眼望去,绵羊多得像天上的云朵。本地牧场从老杰克骄傲地说:“我们是‘骑正在羊背上的国度’,羊毛养活了几代人。”。
一方面,全球商业让资本设置装备摆设更无效率,牧平易近能赔到更多钱。另一方面,本土消费者却享受不到本本地货品的价钱劣势。资本流向最有益可图的处所,这是不移至理的事。但当本土消费者被解除正在外时,就涉及到“食物从权”的问题了。
饲料费、疫苗费、人工费、地盘房钱,算下来一只羊的养殖成本大要120澳元。若是卖给当地超市,一只羊最多卖150澳元,利润菲薄单薄。
我住的寄宿家庭,女仆人苏珊是个尺度的中产阶层。她跟我说:“羊肉太贵了,我们日常平凡次要吃鸡肉和猪肉。羊肉只正在特殊场所才买。这叫“出口导向型农业”。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本人种的粮食本人吃不起,得卖给外国人换钱。